国内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及报告GB4806标准是在2016年发布的,并且在2017年正式实施,只要跟食品会有可能接触的产品,就必须要符合食品级GB4806标准要求,属于强制性要求。GB4806管控范围:1.聚乙烯PE:有塑料包装袋、包装盒、保鲜膜、塑料膜袋等,2.PET聚对苯二甲乙二醇酯:矿泉水、碳酸饮料、此类产品有一定的存放条件。

5.陶瓷/搪瓷:常见的有茶杯、碗、盘子、茶壶、罐子、等。6.玻璃:保温水杯、杯子、罐头瓶子等。7.不锈钢/金属:保温水杯、刀叉、勺子、炒锅、锅铲、不锈钢筷子等。8.硅胶/橡胶:儿童奶嘴、奶瓶等硅胶制品。9.纸类/纸板:主要针对包装盒、比如蛋糕盒、糖果盒、巧克力包装纸等等。10.涂料/图层:此类常见的有水杯、儿童碗、儿童勺子等等。

人们一直在关注着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20世纪60年代随着塑料包装的引进,带来了包装材料中有机化学物质进入食品的问题,如聚苯乙烯,其单体苯乙烯可从塑料包装进入食品。当采用陶瓷器皿盛放酸性食品时,其表面釉料中所含的铅就可能被溶化,随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现代包装给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食品,同时也使用了种类更多的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的不安全因素。

来自食品包装中的化学物质成为食品污染物,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注意,并在很多国家已经作为研究热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食品包装材料的限制标准,如英国评价了多种物质为安全物质,允许作为食品包装物质使用。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制定了食品中包装材料卫生标准。下面就塑料、橡胶、纸、金属、玻璃和搪瓷陶瓷等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作介绍。
2、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有多重要性食品专业学院派大哥帮你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运输工具、设备通过加工、运输、包装、放置过程中与食品接触,其中有害物质可能向食品迁移。一、塑料塑料是由大量小分子的单体通过共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以高分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助剂,在一定条件下塑化而成,根据受热后性能的变化,可将其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对苯乙二酸乙二醇酯(PET)卫生问题:1、塑料的阻隔性差,增加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未经严格消毒的一次性塑料容器、包装材料及长期积压的产品微生物指标常常超标;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塑料上附着的杂质和污染物不易洗刷,再生制品来源复杂2、塑料中含有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包括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聚合不充分的低聚合化合物、低分子分解产物,可能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3、塑料中添加的有些助剂可向食品中迁移,因而对人体可能有毒害作用。